國王十字
從巴黎北站搭歐洲之星到倫敦 London St Pancras,從巴黎北站會有海關出歐盟,然後同一地點海關進英國。海關看我就是觀光客學生樣,沒多問什麼,就直接蓋章放行。話說巡邏警察裝備精良,烏茲衝鋒槍,裝備全套防彈衣等。估計發現恐怖份子,就當場直接擊斃。
出巴黎北站後準備搭歐洲之星
到達倫敦 London St Pancras。出門之後,第一件事要調整一下「方位」,這邊是右駕,車子在馬路是從右邊而來。一開始沒調整過來,過馬路都差點被車撞到。
Keystone House, 272-276 Pentonville Rd, London N1 9DB英國
很多名人都曾在大英圖書館的閱覽室閱讀過,當中包括孫中山(Sun Yat-sen)、卡爾·馬克思(Karl Marx)、奧斯卡·王爾德(Oscar Wilde)、伯蘭·史杜克(Bram Stoker)、聖雄甘地(Mahatma Gandhi)、魯德亞德·吉卜林(Rudyard Kipling)、喬治·歐威爾(George Orwell)、蕭伯納(George Bernard Shaw)、馬克·吐溫(Mark Twain)、弗拉基米爾·列寧(Vladimir Lenin)、維吉尼亞·吳爾芙(Virginia Woolf)、阿蒂爾·蘭波(Arthur Rimbaud)、穆罕默德·阿里·真納(Muhammad Ali Jinnah)、H·G·威爾斯(H.G. Wells)和亞瑟·柯南·道爾爵士(Sir Arthur Conan Doyle)。"
https://www.britishlibrary.cn/zh-hk/about-british-library/
跟隨著國父孫中山的腳步,亦步亦趨的欣賞這人類智慧結晶聖殿。
大英博物館
https://www.britishmuseum.org/外頭的展覽看板
埃及的文物
洋人看中國
Republic中華民國正朔1912-1949
倫敦華埠
事實上,倫敦最初的唐人街位於東區,中國員工在 18 世紀首次在這裡崛起,並在萊姆豪斯 (Limehouse) 定居。到 1914 年,華人社區蓬勃發展,為水手提供服務的新餐廳和商店不斷湧現。
今天唐人街的故事要從倫敦大火開始。在重建的恐慌中,人們的注意力轉向農田上的軍事訓練場。該地區的所有者傑拉德勳爵批准建造房屋。杰拉德街於 1685 年竣工,後來成為市場大廳和屠宰場。瞧,蘇荷區誕生了。
在一個世紀之內,它就成為了倫敦的熱點之一——藝術家、作家和政治家常去的地方,他們在土耳其頭酒店 (Turk's Head Inn) 喝了很多酒,讓世界恢復了正常。該地區不僅受到倫敦知識分子的歡迎,也吸引了法國胡格諾派等移民社區。
1800 年代末,新的移民潮隨之而來。義大利人,然後是猶太人,然後是馬耳他人。愛爾蘭老闆凱特梅里克(Kate Meyrick) 在傑拉德街43 號經營著臭名昭著的二十世紀43 俱樂部,而傳奇爵士樂特立獨行者羅尼斯科特(Ronnie Scott) 在39 號的地下室建立了他的第一個爵士俱樂部。Soho 真正火了——這次是文化上的…
戰後倫敦的華人社區收入短缺,居住環境更差。當他們在 20 世紀 50 年代抵達該地區時,該地區已因精彩的夜生活和低廉的商業租金而享有盛譽。對他們來說幸運的是,從遠東返回的英國士兵非常喜歡中國菜,因此超市和餐廳如雨後春筍般湧現。他們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華人企業家離開東區尋求財富,今天的唐人街就此誕生。
到 20 世紀 60 年代末,唐人街真正成為倫敦華人社區的中心——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工人從英國領土香港來到這裡,唐人街的數量現已達到數萬人。現在,一家遠東旅行社開設了商店,以滿足不斷湧入的餐廳員工的需求。
在 20 世紀 80 年代,該地區得到了完全的唐人街待遇;增加了中式大門、街道設施和涼亭,杰拉德街、紐波特廣場和麥克爾斯菲爾德街的部分地區也成為步行街。
從麵包店到酒吧和餐館,再到足底按摩,如今的唐人街已成為東方奇蹟的繁榮中心。紀念品商店、診所、理髮店、旅行社——這裡確實應有盡有。杰拉德勳爵會感到自豪。"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